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

小彩剪髮小事。



  剪頭髮是小彩覺得相當有趣的事,同時也是最挑戰髮型師技術的時候。

  小彩因為不會自己整理服裝儀容,經媽媽建議與同意,我們讓小彩保持學生頭的模樣,雖然這是小彩的固定造型,但對每個月前來理髮的髮型師而言,替小彩剪頭髮真是一大考驗。

  小彩的肌肉張力較強,無法自己完全控制手腳動作,剪頭髮時需要乖乖坐著,她會不自主的扭動身軀,老師一方面要顧好她的腳別去踢到髮型師、另一方面則要小心她的手可能會去抓髮型師手上的剪刀,實在需要相當小心。

  除此之外,還有一個重點,抓頭。

  小彩剪頭髮的時候容易動來動去,腦袋瓜如果動來動去就不好理髮,因此也需要一位老師輕輕抓住小彩的頭,讓髮型師快速處理她的三千煩惱絲。

  在這種要求速度與準確度的緊張情況下,剪過小彩頭髮的髮型師都揮汗笑說,明明是冬天了,怎麼還感覺像夏天?

  小彩的日常作息比較簡單,老師依照她的認知與肢體能力給予適合的伸展及活動,除此之外,小彩也因為服藥的關係,白天偶有嗜睡的情況,雖然已經幾度調整藥物,為了抑制她的躁動,這仍是現階段不得不的選擇。

  媽媽表示,小彩愈來愈大了、力氣也愈來愈大,現在每次帶她回家時都快要拉不住她,不免擔心以後該怎麼辦?我們明白媽媽的擔憂,亦清楚小彩的成長狀況,有些變化不見得是能夠預料的,只能在遇到的時候盡量尋找妥善的方式處理。

  不過,媽媽看到剪完頭髮後的小彩顯得神采奕奕,笑著跟我們說,不管怎樣,自己女兒還是可愛的啊!

小宜在清潔班的訓練。


  清潔班的訓練是辛苦的,但,也讓我們看到院生不斷的成長。

  小宜在來到機構之前,對於家事技能沒有太多了解,根據媽媽的說法,小宜在家是不做家事的,雖然媽媽知道她有那樣的能力,卻叫不動她起身幫忙,為此,小宜媽媽頗感無力。

  來到機構以後,媽媽有特別交代,只要是可以學習或練習的事情盡量要小宜來做,千萬別讓她把機構裡的事務認為與她無關,因此,我們在基本評估過後,將小宜排入清潔班訓練家事技能。

  讓我們意外的是,小宜的進步有目共睹。

  起初,老師們都反應小宜頗有大小姐脾氣,老師也不太叫得動她,因為她曉得這種時候老師的這種聲音大概沒好事(笑),所以就當做沒聽到,後來經過老師幾番溝通與曉以大義,才讓她接受加入清潔班的事實。

  小宜剛開始的確不會做家事,需要老師在旁一一指導與提示,有時她還會專找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偷閒,老師笑說,從外表實在看不出來小宜有這樣的心思與機伶耶!

  漸漸的,老師發現小宜在清潔班其他同學的鼓勵及互動之下,對於學習清潔打掃開始認同,小玲更是扮演了引導小宜投入的火車頭角色,讓她更快習慣清潔班的訓練當中。

  小宜媽媽每個月來看她,也發現她的進步,大大讚賞她的認真,也很意外小宜有這樣的投入,頻頻笑說,還真是要交給專業單位來教,不然在家裡,小宜都吃定媽媽了啦!

  小宜加油!學會做家事之後,過年回家就可以多展現給家人看了喔!

蛻變中的青春。


  走出校園後的臉龐已經逐漸褪去稚氣,匆匆的,小玲從高職畢業了。

  感覺真像是一轉眼的事,三年前,小玲從國中畢業後考上方曙商工就讀,高職三年的時間裡,她在餐飲領域認真學習和實習,漸漸習得一技之長。

  原本老師們就對她懷有相當期待,認為小玲真的可以在學校學到職業方面的技巧,可是,直到她慢慢熟悉各種烹飪技巧、並在機構裡展現私藏廚藝後,我們才赫然發現她真的長大了。

  小玲在高職求學期間的各種表現深獲老師讚許,每次我們到學校開會時,學校老師都說她真是一位乖巧貼心的孩子,不僅不用老師多擔心,還可以反過來幫忙老師照顧其他同學。

  如此體貼的孩子,哪兒才遇得到呢?

  於是,學校老師知道小玲對餐飲很有興趣,就開始教她許多烹飪技巧,漸漸地,她在術科方面的表現已經超出老師當初的期待,更令學校老師驚喜的是,小玲不僅對於烹飪本身有所認知,後續的清潔工作更做得有條不紊,一問之下,才曉得這個部分是從機構裡的生活訓練而來。

  高三下學期,小玲面臨人生至今的最大考驗--中餐丙級檢定測試!

  有別於三年前的升學考試有教育系統在後面hold住,中餐丙級檢定則是要跟一般孩子競爭,加上學科實在是小玲最弱的一環,學校老師提早半年就為她進行補強,並爭取到兩次考試機會,希望能夠一舉過關。

  可惜的是,小玲即便術科方面的問題不大,但受到學科成績不佳的拖累,經過兩次考試,她還是無法闖過中餐丙級的關卡,這讓她漸漸認為自己可以獨當一面的心情受到打擊,也讓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個事實。

  每個孩子都有優勢與弱勢,徹底發揮自身優勢之後,是否就能蓋過缺點呢?

  這個問題暫時沒有答案,但與小玲家屬討論後,我們決定先讓她機構裡進行相關方面的訓練和加強,無論學科或術科;或許機構沒有如學校那般完整的廚具設備,但所面臨的情況不見得會比學校來得簡單,那正是小玲需要的挑戰。

  從高職畢業也匆匆過了將近半年,小玲已適應不用去學校的生活,在機構裡,她有自己的教學訓練、也有喜歡的休閒活動,更有充分的時間與媽媽相處(其母亦為本院個案),一切也正重新踏上軌道。

  曾幾何時,那個凡事畏縮沒自信的小女生,已經長得亭亭玉立且充滿信心,即便在老師眼裡看來她還是小孩子,可是,這樣的成長軌跡早已超過最初家屬與機構方面的期待,就算眼前有些難關與挑戰,喜歡大笑的小玲依然讓我們看見樂觀自在的一面。

  那是多少人無法秉持的快樂心境?

  而且,我們無法預期小玲之後的成長與變化,但能想像的是,她會愈發突破我們以為的限制,這個小女孩終將得到開拓未來的一步!

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

小惠的生日。


  十月底,小惠的媽媽與姊姊帶了蛋糕來到機構要給她慶生,這個舉動,讓我們感受到小惠家人對她的關心和注意。

  小惠媽媽笑說,雖然之前和我們講過要用專業策略應對,但碰到她的生日,還是要給她送來蛋糕慶祝一下,即便小惠都沒有對任何人提過,家人總不能不聞不問。

  媽媽會這麼說,是有原因的。

  小惠來到機構才五個月,起初她對機構的認同度很低,認為是因為媽媽近來工作忙碌,不得不將她先送到機構暫住一段時間,她以為只要一、兩個月就好,所以,對我們其他院生和老師也沒想多加了解。

  由於是這樣的心態,小惠與機構作息始終格格不入,每次媽媽或姊姊來看她,她就嚷著說要出去、要回家,或者回家後返回機構時,就會跟家人大發脾氣。

  上個月,因為家裡遭逢變故,媽媽帶小惠回家一趟,疲憊又傷心的媽媽在處理完家裡的事情之後送她回機構途中,小惠跟媽媽大發脾氣,媽媽覺得很難過,為什麼小惠不能體諒她的辛勞與苦衷?姊姊也覺得小惠太不懂事了,為此唸了她一頓。

  於是,媽媽跟小惠說,在她表現變好、真誠反省之前,媽媽不會再來看她了!

  這句話雖是媽媽在極度氣惱之下的氣話,卻也是一項策略,小惠一向過度依賴媽媽,這個選項是媽媽最不希望使用的,在機構花了很多心神仍無法讓小惠順利融入機構作息之際,媽媽只好這麼做了。

  令我們都感到意外的是,小惠竟因媽媽的這席話有了莫大改變!

  小惠驚訝媽媽會這麼說、也察覺媽媽是認真的,加上之後媽媽壓抑著親情思念、即使幾度來院探視也故意不讓小惠知道,由組長帶著從小教室裡窺探正在教室內做活動的小惠,才慢慢放心下來。

  小惠在媽媽的「宣示」之後,與其他院生和老師的互動模式大大改變,她開始和大家交談互動,也變得比較主動去和其他人講話,甚至會主動幫忙做事,這些改變看在我們眼裡真是奇妙非常,跟媽媽分享時,連媽媽也露出驚訝表情,沒想到這個策略還真奏效了!

  媽媽笑說,知道小惠開始融入機構作息,實在安心許多,也因為這樣,在她生日這天才特地與姊姊買了蛋糕過來,要給她祝福說聲生日快樂。

  當然了,媽媽還在「宣示期間」,所以仍未與小惠見面,但在小教室裡看到她和姊姊相見歡的笑容,媽媽欣慰了。

  這份親情的拉扯與堅持,真是需要足夠毅力才做得到,也希望小惠能讓媽媽更加放心於機構生活,變得更棒更主動啊!

阿英獨自看牙去。


  阿英最怕的事情果然發生了。

  上禮拜,院生定期口腔檢查時,阿英被醫生發現她的上排牙齒有兩顆蛀牙蛀很大,如果不快點處理,恐怕後續會更加麻煩,我們當然希望能維持她的口腔衛生,只是阿英本人卻不那麼認為。

  她覺得是醫生聯合老師要害她多去看牙齒,那是好可怕的事情喔!(笑)

  牙醫師表示,阿英的牙齒清潔沒有做確實,下排牙齒刷得蠻乾淨、上排牙齒就蠻糟糕,因為這樣所以蛀牙了;當老師再三強調牙醫師的說法時,阿英便露出可怕的雷射眼瞪過來,殺氣騰騰!

  阿英認為她的牙齒都有刷乾淨,一定是牙醫師看她不高興、要她再去一次,還問老師為什麼我們可以這樣害人吶?老師哭笑不得,又不是我們叫妳去的,誰教妳刷牙不刷乾淨咧?

  終於,回診的日子還是來了,組長帶著阿英驅車前往「學林牙醫診所」,阿英還沒上車就開始哭,讓大家都傻眼了。

  我們曉得阿英怕看醫生,可是這次她的反應比較直接,一點也不想忍耐,說哭就哭,老師恩威並施的效果不大,最後還是組長拿出魄力壓倒阿英的哭鬧,她才乖乖上車。

  到了診所,阿英開始第二回合的抗拒。

  由於還有患者正在看診,阿英等了約二十分鐘才輪到,牙醫師請她進入診間時,阿英不斷回頭問組長:要坐上去嗎?手要抓好嗎?嘴巴要張大是嗎?牙醫師和護士小姐都偷笑了,組長再三提醒阿英,妳又不是第一次來,不要怕成這樣好嗎?XD

  經過半個小時的心理交戰,阿英終於完成看牙任務,牙醫師幫她把蛀牙做好處理並補起來,為了鼓勵她的勇敢,組長還帶她去便利商店買了一瓶大養樂多,終於讓害怕不已的阿英破涕為笑啊!

  老師笑說,阿英這件事告訴我們,咿--刷牙要仔細啊!

阿關的回家路。


  中秋節過了,阿關依然在等候家人前來探視。

  阿關來到我們機構匆匆已過了大半年,這段時間以來,阿關對於家人的思念從沒減少,可以說,她對家人的牽掛很深,然而這份牽掛卻無法被滿足。

  說起來,阿關算是我們院生當中,少數帶著諸多無奈而離開家庭的院生,也因為這樣,我們對她的關注及關懷始終保持在高檔,希望能多少轉移她的注意力,讓她別太憂慮家裡的情況。

  只是親情畢竟是親情,無法說分割就分割,她偶爾的憂傷,讓我們看了也很不捨卻使不上力。

  端午節時,阿關期待家人會來看她,每天都跟老師說爸爸會來看她、先生會來看她,看到其他院生給接回家時,阿關只能露出羨慕的眼神,然後跟回家過節的院生說,掰掰喔、我等一下就要回去了!

  端午節很快就過去了,聽老師說家人工作很忙、沒時間來機構,阿關於是把希望寄託在中秋節。

  中秋逐漸接近,院生們開始期待親屬會來探視,阿關當然也很期待家人會來,隨著日子一天天接近,她臉上堆滿的笑容也愈來愈多,即便老師根本沒說她的家人有說會來,阿關依然如此期待著。

  中秋節那兩天,阿關看到幾位院生回家去了,心情慢慢從期待喜悅轉為失望煩躁,然後又開始指著阿雁罵說不要一直看她,最後,中秋節過去了,阿關的家人還是沒有出現。

  這下,老師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她了,只能重複一樣的話,家人太忙了、下次應該就會來了吧!

  我們很希望她的期盼能夠成真、也幫她做了好幾次聯繫與了解,但似乎阿關的回家路迢迢,只能希望接下來的春節過年不要讓她繼續期待落空,我們僅能呼籲,親情到底是親情,不要把孩子放在機構就不予理會了啊!(抱)